首页  工会概况  民主管理  理论研究  协会之窗  女工园地  教工风采  大事摘要 
 领导讲话 
 研讨活动 
 论文选登 
 
 
论文选登
当前位置: 首页>>理论研究>>论文选登>>正文
高校工会贯彻落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工作探索——人才协同发展
2020-12-01 08:50  

胡晓磊*;牛礼民

安徽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摘要: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是国家战略,对人才协同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工会是党联系教工的重要桥梁,是高等教育事业和学校发展的重要支柱,可以最大限度地凝聚教职工参与各项事业中,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中不可替代的力量。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新时代背景下,本文分析了长三角人才发展现状,对高等学校工会在长三角一体化人才协同发展的工作进行了有益探索。

关键词:长三角一体化;高等学校工会;人才协同发展;工作探索

一、引言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战略决策。作为国家三大重大区域战略之一的长三角地区已经成为国内经济活跃程度最高、开放程度最大、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201651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长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201912月印发了《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作为党和政府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纽带,中华全国总工会牵头商讨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联席会议工会合作发展框架协议》等文件。随着一系列政策和文件的制定和颁布,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正式提升为国家战略,进入了全面提速的新阶段。

高校作为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高地,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中重要的推动力量。高校工会是党联系教工的重要桥梁,是高等教育事业和学校发展的重要支柱,可以最大限度的凝聚教职工参与各项事业中,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不可替代的力量。更进一步的,高校工会中的会员既是科技人才,又是发现人才和培育科技人才的导师,这两种角色使得高校工会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具有更加重要的作用。

二、长三角人才一体化发展现状

长三角地区包括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和安徽省等三省一市41个城市。人才是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然而,长三角区域在人才一体化发展过程中人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作为长三角洲的核心城市上海市,其城市定位是面向全球、服务全国、联动长三角。同时,上海市城市内部已经形成了结构完整的人才开发机制。而且,上海市的人才资源具有规模庞大、层次较高、工作效能强、结构布局合理等特点,是我国乃至全球高质量人才的聚高地。

其次,江苏省利用自身的优势和特色,在长三角人才一体化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尤其是江苏省在先进智能制造和第三产业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使得江苏省在这些人才方面更新较易。然而,在对于一些行业高端人才的需求,江苏省显得力不从心。高端人才不同程度的缺失导致其人力资源的整体结构分布和地区分布不合理问题突出。

第三,作为长三角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浙江省,利用其余上海市形成的策应互补优势,具有较大的经济总量。然而,浙江省工业化水平较低,轻工业占比大,重工业产业远不及苏沪。以上特点导致浙江省在人才聚集能力方面显得较弱,而且人才培养开发不足,第二产业的高层次人才同样紧缺。

第四,安徽省正在积极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国家战略,在上海市的带动下,联手浙江和江苏省,扬安徽之所长,为长三角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在融入长三角区域中,安徽也存在一些人才问题,具体包括人才资源外流,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人才急缺。

通过上面四点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长三角地区内,三省一市区域人才发展存在严重的不平衡。为了适应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人才的协同发展是有效的途径。高等学校工会拥有众多的高级人才,可以发挥应有的作用,为长三角一体化提供强力的支撑。

三、高校工会助力长三角人才一体化发展的对策

基于长三角人才一体化发展的严峻挑战,高校工会可以瞄准这一工作定位,凭借高等学校作为高质量人才的聚高地,聚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已经存在的问题,从加强高校教职工思想引领和文化教育方面,深化长三角一体化建设理念的认同感;优化利用社会资源,拓展长三角一体化建设参与途径;深入剖析产业政策,促进长三角人才一体化发展;共建人才共享平台,由“以邻为壑”转变为“以邻为伴”等方面为长三角人才一体化发展提供对策。

3.1加强思想引领和文化教育,深化长三角一体化建设理念认同

高校工会的教育职能既包括思想引领有包括文化教育。在当前阶段,每一位劳动者都是独立的、自由的和自主的。高等学校已经汇聚了良好的智力资源和人才资源,因此,长三角高校工会可以以提升教师政治素质、师德素质、师能素质等为主线,在全体教师群体中构建思想政治引导、师政师德论坛、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学术科研论坛、素质拓展等平台,充分挖掘高校教师潜力,搭建产政学研四个维度的平台,促进长三角一体化快速高质量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广大职工群众积极参与长三角一体化经济建设,努力完成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和社会稳定任务,积极推动社会经济效益和生产力的提高。

3.2 优化利用社会资源,拓展长三角一体化建设参与途径

社会资源的优化和利用是拓展长三角一体化建设的参与途径。由于高校中有老师在长三角地区地方政府和企业挂职锻炼,这为高校与地方政府、企业之间的产政学研建立了良好的基础。挂职锻炼的教师干部可以利用自己挂职锻炼期间的资源,为高校教师生活、学习和工作解决问题。通过优化利用各类社会资源,可以进一步拓展高校工会在长三角一体化建设参与的途径,从而实现长三角区域人才的协同发展。

3.3深入剖析产业政策,促进长三角人才一体化发展

长三角经济区作为国内经济最活跃的经济区之一,其产业政策也是领先的,尤其是作为零头羊的上海市。高校工会可以以教职工为载体,多方位和多维度的搭建平台,让好的产业政策传递到有需要的教职工身边。当然,这一工作单靠高校工会的力量是不够的,还需要各省市政府和学校相关部门的共同帮助才能完成。例如在上世纪兴起的柔性引进的“周末工程师”政策,可以让相关专业的教职工利用节假日与相关的企业进行产学研交流,为相关企业提供技术和智力支持,通过以柔克刚的方式引进人才。其次,科技部门可以组建科技成果推介会,通过政府搭台子,人才唱大戏的方式,促进人才和知识成果交流,达到人才一体化发展的目的。

3.4共建人才共享平台,由“以邻为壑”转变为“以邻为伴”

要实现长三角一体化协同发展,建立人才共享平台势在必行。“独赢”思想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需求,需要建立共同利益基础上双赢观点。通过建立人才共享平台,将不同领域、不同层析、不同主题、不同需求的人才信息建立在云数据库中。不同主体的人员可以通过云数据库查找、分析、预测相关的人才,打破人才的信息“孤岛”,树立长三角人才协同发展“一盘棋”的理念。同时,将“以邻为壑”转变为“以邻为伴”,使得长三角人才一体化发展成为全国人才发展的标兵。

四、结语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不是一日之功,我们既要有历史耐心,又要有只争朝夕的紧迫感,既谋划长远,又干在当下。无论是助力民主政治建设,还是增强高校内部凝聚力、思想引领方面,高校工会都具有显著优势:群众基础深厚、组织体系完善、平台路径丰富、内容载体充实。为实现一体化发展目标,高校工会在以后的工作中应秉承促进发展,服务地方的经济宗旨,积极探索新发展格局的路径,不断丰富工作机制,汇聚更多的智慧和力量,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徐军海, 黄永春, 邹晨. 长三角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时空演变研究——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法[J]. 南京社会科学, 2020, 9: 49-57.

[2] 李小波, 朱晓旭. 安徽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和在合肥主持召开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J]. 科教文汇(中旬刊). 2020, 26(506): 1.

[3]胡本田, 曹欢. 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研究——基于人才吸引力视角[J]. 华东经济管理, 202034(10): 1-10.

[4] 薛琪薪, 吴瑞君. 长三角人才集聚与流动的现状特征与人才协同政策构建[J]. 上海城市管理, 2020, 3: 44-51.

[5] 翟振宇, 孙希昀. 上海市科技人才评价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J]. 安徽科技, 2020, 8: 41-43.

[6] 汪恭礼. 新发展理念背景下推进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研究[J]. 2019, 6: 68-77.

[7] 刘有军,杨珪,张衡,刘姝.“双一流”建设视阈下高校工会工作:意义、挑战和应对路径——基于四川大学的实践考察[J].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9, 8: 63-67.

 

关闭窗口

安徽工业大学工会委员会 马鞍山市湖东北路500号 邮编:243002